Meetings and meetings

前几天海龙 在 twitter 的提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喜欢开会的人吗?能和我说说理由吗?”。作为开了很多会的人,由不住想说两句。

首先,高质量的会应该具备什么呢?我也没看过《罗伯特议事规则》这样的书(放在 kindle 里面好久了一直没看过,汗颜。。),就是自己按照自己参与的情况总结下:

  • 会议前必要的沟通,好确认是不是需要你参加。当然也有一定可能性组织会议的人确认需要你参加而不做沟通(当然也不排除判断错误的时候 QAQ)。
  • 组织会议的人做好前期调研,会议讨论的一些相关方案的基本情况应该需要比较了解。避免好容易召集齐人之后,发现要讨论的内容本身自己互相矛盾,或者需要参会的人没有通知等情况。
  • 邮件通知与会人会议要沟通的内容,和希望达成的目标,让大家提前了解事情的原委。也给大家一个机会提前确认下是不是真的和自己有关系。
  • 有了希望达成的目标,就应该会比较明确具体需要谁参与,比如想要一个明确的决定的时候,却约一个不能拍板的人来,这会议注定不能成功。
  • 会议中有可以控制会议节奏的人主持。能适时的阻止一些无关话题,扯皮,控制会议节奏,避免开大长会和会上吵架。
  • 会议中有人记录会议记录,结束后有人会把会议记录和结论(这个很重要,没有结论的会就是没必要开的会)发给所有人。

下面列几个我作为技术人员常见的一些烂会。

产品总监派一个刚入职几天业务都没摸清的人召集一帮干了好几年的工程师开会。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大概率会被工程师各种怼,因为他不可能真的熟悉产品,工程师提到的很多可能的问题都不太可能圆满回答,最后会发现要讨论的问题各种依赖性,A 功能不确定的情况下,B 功能可能直接就不存在而没必要讨论了。最后会导致会议非常低效。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会不爽,技术工程师会认为浪费他的时间,产品经理会认为这些人好难配合。其实锅应该是在产品总监头上。

跨部门的会议。很多时候莫名其妙就招呼你去开会,到了之后也不知道是讨论什么的,最后听半天发现貌似和自己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浪费几个小时。当然浪费的是你的时间,组织会议的人其实是有收获的,他明白这事情和你无关。

头脑风暴会议当作需求讨论会来开。有时候对方可能根本没有明确的想法,你当成最终需求讨论半天指出来其中各种问题,最后发现其实他们根本就确定怎么做呢。这种情况其实就是那个网传的“产品经理找你聊一天,他的需求有了,你的程序还没写”的情况。毕竟需求会的优先级会比头脑风暴要稍微高一点。

如果作为组织者,就是尽量做到前面提到的好的会议应该具备的条件,避免浪费别人时间。作为参与者,如果有能力,遇到有问题的会议,应该想办法协助会议组织者把会议变高效,提高效率的同时,自己也会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我经常这么干,毕竟年轻人不容易。。。。当然,我有时候不一定那么有耐心,遇到垃圾会有时候直接就走了,留他们继续浪费时间。

再回到海龙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有些人为了合理的浪费时间,是会喜欢开会的,因为这样会让别人觉得他的时间安排很充实,因为整天不在座位,在忙。不知道各位开会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一些人全部时间都是在刷手机,只是偶尔说一两句话?这些人就是我说的这种人。我如果遇到我没兴趣的会或者和我无关的会议,我会直接和组织的人申请离开,如果确实后面和我有关系,那麻烦到了时间点叫我(当然你也得保证下到时可以随叫随到,避免浪费其他参会人的时间等你),当然,呃…… 如果我碰巧也想合理的浪费一下时间。。。。

这些人一般都需要是 leader,至少有人在给他创造 GDP 的,否则一个手头很多工作要干的人,你让他开这种无意义的会他自己也不答应,否则其他工作完不成无法交代的。不过某种意义上讲,这些人也是有贡献的,至少能组织一些人贡献 GDP 就是贡献。

感觉跨职业跨部门的会比较容易产生垃圾会,因为看问题角度不一样,有时候会比较难互相理解。我们技术人员很多时候开会,都是找一块白板,画几个图,大家就都明白了,很快就能出决议,不能定的一般可能是需要 leader 拍板的。

同一个部门的会大家会接触比较多比较容易妥协,能接受自己多花点时间或者吃点小亏来完成一个事情。这其实也是所谓的拓展,团队活动,年会想要达到的目的,如果大家都很熟悉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遇到事情容易妥协。

上面提到的这些问题其实越大的公司问题越多,反而小公司比较少,因为头绪少,并且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缘故。当然实在遇到一个比较弱的会议组织者,烂会也不可避免。

Happy every day!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2017-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