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奥运

转载自这里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2ccc057193ec54ae
感动——奥运精神和风频吹
2008北京奥运圣火熄灭了,电视机天天重复着奥运夺冠的镜头,人们在激动过后回想奥运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是什么改变我们的生活?是不是金牌影响着我们的选择?还是选手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最激励我们的斗志。
奥运选手的故事和金牌相得益彰,演绎着“更快、更高、更强”,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顽强不屈的榜样,这些故事高高举起五环,照亮人们前进的路程。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奋斗,就会有奇迹。
赛艇女子单人单桨选手32岁的张秀云,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得了银牌。2000年和2004年两届奥运会,她都获得了参赛资格,但因为有严重的 心脏病,两次都没有划出一桨无功而返。张秀云从没有放弃,又带着自己的梦想参加了北京奥运会。虽然她在决赛中,名列第四。赛后她说:“我已尽我所能。”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 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 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 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 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 ”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帕蒂卡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她代表波兰队与中 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 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 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 卫金牌。
荷兰人范德韦登剃着光头,脑门两侧皮肤上各印着“NED”(荷兰的英文简称)三个字母。你再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头顶上有两个一元硬币大小的伤疤,说话喘 气的时候都会翕动。那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是白血病患者做化疗和骨髓移植的痕迹。不过,曾经的白血病患者,在8月21日成了北京奥运会男子10公里马拉松 游泳的冠军,这也是奥运会历史上首个男子马拉松游泳冠军。2001年,20岁的范德韦登被确诊患上了白血病,游泳生涯看似就要走向终点。“当你躺在医院 里,忍受着巨大的病痛,你简直就不会去想下个月,下个星期,乃至下个小时的事情,”获胜后的范德韦登说。“我从白血病上学到了什么?就是凡事要一步一步 来,要有耐心。”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 示钦佩。在比赛中,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 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西山丽是获得本届奥运会冠军的日本女子垒球队的二垒手,她曾经实施过更换心脏的手术。初中二年级时,一位美国器官捐赠者捐赠了适合西山丽的心脏。在经过8 个小时的心脏移植手术后,西山丽在父母的呼唤声中睁开了眼睛。那一刻她脸上的微笑令她的父母至今难忘。但是,这次手术只能保证她拥有正常人的生活。当父亲 询问她还要不要打垒球时,西山丽回答:“我已经做了手术,死亡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了,让我打垒球吧!”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为了那些病中的人们,为了给他们 带来梦想和勇气,我一定要努力。”在北京,西山丽依旧笑着,“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像我一样拥有自己的理想。”每逢西山丽参加比赛,母亲千子一定会去现场观 看。每次,她都在赛场边祈祷:“一定要平安无事地结束比赛。”
在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 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 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 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 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合许索维蒂纳。
8月20日,美国选手凯尔·贝内特(88号)在小轮车男子竞速计时排位赛中,一位选手在他面前摔倒。贝内特躲避不及也被阻拦倒下,之后又造成后面选手连环 摔倒。贝内特在这次事故中受伤,躺在赛场上长时间无法动弹,最后在医生紧急诊治下,他又顽强地站了起来,并拒绝了医护人员的担架,重新跨上小轮车。尽管左 手已经不能握把,但他还是完成了比赛路程,现场观众给予他热烈的掌声。他最终以小组第四的身份晋级半决赛。
“除非我的腿断了,否则我会一直跑下去”,这是英国34岁的马拉松选手拉德克里夫的奥运宣言。拉德克里夫是当今女子马拉松项目上最优秀的选手之一,她目前 仍然保持着2小时15分25秒的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已经是妈妈选手的拉德克里夫这次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奥运会了。没成想此次参赛前,拉德克里夫惨遭股骨骨 折,但她还是坚持训练,誓言夺金。然而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她被对手踩掉鞋子,肌肉突然痉挛又引发旧伤,当她一瘸一拐中途休息时,脸上痛苦的表情让所有人都以 为她要放弃比赛,可她短暂调整后,再次奔跑起来。拉德克里夫咬着牙流着泪跑到终点。这次她依然没有拿到金牌, 最终位列第22名。拉德克里夫赛后说:“跑到后半程时,我的左腿已经完全僵硬了,我几乎是用一条腿跑完剩下的比赛的。”即便如此,她仍坚强展望:“还没有 结束,我想下一次在伦敦的时候我会更有机会。”
21日,中华台北选手苏丽文在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带着严重的腿伤,独腿上阵,多次因伤倒地,但她坚持到底。因为三局后双方4比4打平,根 据规则要进行加时赛,加时赛采用“突然死亡法”,即谁先得分谁就获胜。她第14次倒在了地上,却第一次伤心地哭了出来,并再也无力站起来了。虽然最终她负 于克罗地亚选手祖布契奇,没能获得奖牌,但她赢得了人们的赞誉。罗宾称赞苏丽文是“勇敢的对手”。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 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 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柴 静在后来的访谈中透露,其实是埃蒙斯反而安稳妻子,下次再夺金。
8月18日,俄罗斯选手伊辛巴耶娃在北京奥运会女子撑杆跳高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5.05米。这是这位跳高女王第24次改写自己保持的世界纪 录。伊辛巴耶娃自豪说“天空是我不断挑战的极限,我想我很快会向5米10发起冲击的。”这个距离天空最近的女人,无忧无虑地在属于她的高度自由飞翔。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旧 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 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 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 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 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三名外国人波兰代表队首席医务官休伯特·克日什托菲亚克、队医马尔钦·克日什托杰克和23岁的波兰皮划艇女选手贝娅塔·米科瓦伊奇克在开幕式上救助一名晕 倒的中国女孩,为此,他们错过了奥运会点火仪式。网友说:这完美地诠释了本届奥运会主题曲表达的情感:我们来自同一个世界,我们是一家人。奥运会将人们连 在了一起,不论种族、文化和语言。
“因为我爱,所以我回来”著名女子花剑运动员栾菊杰曾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击剑金牌,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击剑史上唯一的一枚奥运金 牌。如今,50岁的她重披战袍,以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代表加拿大出征北京奥运会。当被问及年过半百,“挥剑出山”的因由时,这位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表示,她放弃职业运动员生涯已经有20年,如果不是因为这一届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她不会想到重披战袍,“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因此 我最终作出了重新回来的决定。”

Happy every day!

Good good study, day day up!


2008-08-31